我的Lawspirit之梦!
作者:万法通学院创始人胡清平
前言
我愿意把我的故事分享出来,希望能给那些正在迷茫中的年青法律人一些信心和勇气。十年前,我从机关辞职,怀着语言和技术驱动法律之梦,两手空空地来到北京,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网络法学院,用自己的激情和梦想创造出了幸福的生活,我相信你也可以!生活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像傻子一样,钉在一个点上,不停地劳动,用英文来讲就是:Keep it simple, stupid!
我愿意把我的故事分享出来,是因为我在成长的过程中,犯下了很多错误,我希望自己能经常回头来看看这些错误,尽量少犯同样的错误,也希望这些错误能给朋友们一些启示。我愿意把我的梦想分享出来,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我的梦想并与之奋斗。牛津大学校长彭定康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两个伟人,一位是已经过世的邓小平,他带领中国进行了平稳的经济体制改革,另一位将是在保持中国稳定的前提下完成政治改革的领导人,我希望这个未来的领导人毕业于Lawspirit法学院。
从十三岁到山外去读书起,从来没有人教过我该怎么做,从来没有人指点过我该怎样学,经历过各种磕磕碰碰和酸甜苦辣,感受着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大反差,奔波于生计与理想之间,但不管任何时候,心中对法律的信仰,还是像初上法学院时一样坚定,对从事的法律行业,还是像初恋一样富有激情。
这十年来,我从法律行业最辛苦的法律翻译做起,梦想通过语言和技术的力量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网络法学院。法学教育是西方最古老的职业教育之一,
2000年
2000年5月,我从法学院毕业不到一年,正是网络最热的时候----那时在北京,只要有网站就能融到资,两个在北京做法律网站的网友Roi和阿甲鼓动我来北京创业。我经不住诱惑,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冲动地辞去了广州某局局长秘书的职位,带着梦想和激情来到了北京。
上大学时,我看到美国有一个法律网站:findlaw.com,当时就梦想有一天能在中国建立这样一个网站。到北京后我在一家融了500万美元的法律网站做英文编辑,见证了一段烧钱的岁月——500万元美元不到6个月就烧完了!2000年的北京,就像当年80年代的深圳股民为股票疯狂一样,很多人包括我都想做网站一夜暴富!
离开了那个烧钱的法律网站后,我和几个朋友又合伙建立了一个律师资格考试复习的网站,几个人吃住在一起,没日没夜地工作,我负责技术,但由于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也没有融到资,烧了一些钱后也撑不住了。几个合伙人相继离开,我最后坚持了近一年,但还是放弃了―――我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失败了!
这次失败最主要的就是因为我和合伙人的投机心理,最重要的是我没有坚持下来,是的,我和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一样,总想一夜暴富,想赚够钱后去美国法学院留学。殊不知,法律是一个传统行业,不可能有一招致敌的办法,做法律这一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创新,更需要献身精神。
这次失败给我当头一棒,但如果没有第一次的失败,我在以后的Lawspirit创业过程不可能有比较好的心态。生活就是这样,从错误和失败中学到的东西会更多,问题的关健是,你要问自己,有没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决心?
2001年
2001年,第一次创业失败后,我去了国家发改委下面的项目中心(www.bhi.com.cn)做程序员。业余时间比较多,我还是想做一个法律方面的网站,我知道自己个人能力和精力有限,网站不能搞大而全,只能专注于一个很小的领域,于是我选择了我大学时代最喜欢的一门课:法律英语。在2001年7月17日,也就是我25岁生日那天,花200大元注册了lawspirit.com这个国际域名。Lawspirit这个名字来源于我大学时最喜欢的一本书《论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law)。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最大,它让我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独立地思考。书中提出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思想,单就此点,我觉得孟德斯鸠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要大于科学家爱因斯坦。
法律英语(Legal English)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法律的形式在于文字和语言,英语也是一门语言,而我当时从业的计算编程工作也是一门语言。英国最著名的法官之一曼斯斐尔勋爵曾经说:“世界上的大多数纠纷都是由词语引起的”。我们在学习和了解法律英语时,即要学会和中文语言进行文字或思维上的转换,又要学习英美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实务操作经验。要在全球化的市场上与外国同行竞争,就必须掌握法律英语! 没有互联网之前,想要学习法律英语,就必须去英美国家,我当时就是想建一个网站,帮助自己,也帮助国内的法律人学习法律英语,了解国外先进的法律文化。没想到,这件事一做就是十年。
Lawspirit创办的目的有些理想化,《论法的精神》这本书最大的作用就是启迪民众,所以孟德斯鸠被誉为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江平说,中国的法律还是一个鸟笼,我们要做的是,要把这个“鸟笼”做得更大一些,让人民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我则希望Lawspirit法学院能成为这个“鸟笼”上的某一个窗口,帮助大家吸点新鲜空气!中国的法律就像上帝的磨,虽然转得比较慢,但还是一直在向前转。
2002年
由于我懂技术,Lawspirit网站很快就建起来了,当时国内的法律网站还不多,很好推广。靠朋友之间相互推荐和搜索引擎的收录,到2002年,Lawspirit网站在业界就已经小有名气了,这使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也促使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Lawspirit上。2002年,这一年我极其幸运,我大学时代的恋人-----一个云南女孩,从她当地的检察院辞职出来,到北京来和我结了婚。在这之前,由于时空的关系,我们已经快分手了:)由于我努力地工作,也被单位提拔为技术总监,薪水也有了些增加。呵呵,这一年可谓是爱情事业双丰收。虽然我们结了婚,但日子过得很拮据,一方面北京生活成本比较高,一方面我爱人要准备司法考试,半年没有找工作。那时候Lawspirit网站还没有收入,但需要投入,主要是网站的服务器费用,每年大约两万元左右,但我没有放弃,促使我们坚持做下去的理由是网友的支持,他们不停地写信赞誉我们,不断给Lawspirit提意见并和我讨论法律英语问题。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回答网友的问题,这个工作提高了我研究法律英语的能力,同时也让我结识了很多喜好法律英语的朋友:大钦,冷梦,黄安武和樊玲,这些朋友给了Lawspirit很大的支持。他们写了一系列法律英语学习的文章,大家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冷梦写的《法律人的出路》,是Lawspirit最为经典的文章。加点题外话:那时我也坚持写工作随笔,把在北京的工作生活情况记录下来,放在网上,很受欢迎,因为这些随笔,有的时候还能收国外女法律留学生的求爱信:)
互联网就像一个放大镜,个人的力量如果经过这一平台放大,就会散发出很大的力量。当时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一个法律英语爱好者,只是业余时间在管理Lawspirit网站,可网友们已经把我当作了法律英语专家了:)我感觉网络太神奇了,也更加坚定了要做下去的决心,虽然我还不知道路该如何走---我根据网友的意见对Lawspirit网站进行了改版,主要是增加了一些实务方面内容-----中英文对照的合同范本和法律法规,这样一来,网站更火了。在2002年底,我借助自己的技术优势,编写了几个法律英语的学习软件,开始放在网站上卖,这样,Lawspirit便有了收入。我还清楚地记得,Lawspirit的第一个客户是一个上海的律师。当时Lawspirit还没有成立公司,我还只是兼职在弄,就已经有了一些收入,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
直到今天,我都要感谢Lawspirit的客户,特别是在Lawspirit创业初期给与支持的客户,那时候Lawspirit产品和服务并不是很完善,是他们的宽容和理解,让Lawspirit发展到了今天!
2003年
2003年1月18号,我应网友要求在北京举行了一次网友聚会,我把这次聚会称为Lawspirit历史上的“遵义会议”。这次聚会本来是要研究法律英语学习的,但最后都在讨论我是否应该从单位辞职出来创业,专职运营Lawspirit。 网友樊平还把刚刚从美国回来的王恒涛律师介绍给了我,王律师表示如果我想创业,可以免费提供办公室和办公设备。中石油的法律顾问黄律师建议我如果创业,应该从法律翻译这个业务做起。这次会议结束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辞职出来再次创业。随后,我和爱人商量了一下,她也支持我全身心地投入到Lawspirit的事业上来,我很快就向原单位打了辞职报告,我手中大约有几万元的现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些办公设备,在海外几个律师朋友的帮助下,就正式开始专职Lawspirit创业了。
从美国回来的王恒涛律师给我提供了办公室,我兼任他所在单位的IT主管,这样我一开始创业就能在北京的CBD办公。当时的主要业务是销售法律英语学习软件和开展法律翻译业务,就在我准备大干一场时,很不走运,“非典”来了,前前后后差不多耽误了四个多月。好在有王恒涛律师的支持,我挺了过来,从2003年6月开始,法律翻译业务有所进展,但还是不足以支撑Lawspirit。好在我爱人也取得律师职业资格,在国美电器做法律顾问,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补贴我创业。这一年还要感谢网友桑杨和小林的支持,他们为Lawspirit免费工作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直到今天,我还能一直坚持着Lawspirit事业,一方面是我心中那个“启蒙”的理想,一方面是朋友和家人的支持,比如王恒涛律师,如果没有他的无私支持,我可能在“非典”这场灾难中倒下了。当然,海外留学的冷梦,胡知宇,樊林,黄安武等朋友也给Lawspirit贡献了很多。
那时候注册一个公司最少要10万元的资本,我没有这么多资本,所以刚开始没有注册公司,开展业务主要是利用朋友的公司,开发票很不方便。那时候我很羡慕美国的年青人,只要几十块钱就可以注册公司。后来,我从朋友那里得知北京可以注册高科技公司,只需以技术投资,不需要现金投入,我找了一个代理公司,把我编写的法律英语学习软件进行评估,终于把高科技公司成立下来了,而且成立的日期非常吉利:2003年的8月18号。有了公司,Lawspirit就有了平台,但由于收入不多,Lawspirit没有招聘员工,我自己一个人要做市场、做技术、做会计,还要做送货员,做出纳,做售后服务。生活过得很充实,对前途也充满了希望。2003年8月,我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老师合作,办了一期法律英语的培训班,虽然不是很成功,但学到了很多做培训经验!
这一年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钱,银行不给公司开户,我跑了很多银行,说了很多好话,终于招商银行答应给我们开户了,好不容易银行开户了,但账上需要有10万元才能买支票,买不到支票,账上的现金提不出来,日子过得异常的艰难。
这一年,对我来说,也有好消息,因为宪法英雄孙志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的收容制度被废除了!我这个外地人在北京再也不用怕警察了------呵呵,这有点可笑,一个共和国的公民,生活在自己国家的首都,竟然怕被警察收容了,怕被警察抓到北京昌平挖沙子!
庆幸的是,这个时代距我们已经远去了!
为了感谢和纪念和我一样从农村来城市闯荡的宪法英雄孙志刚,我把他的墓志铭摘录如下:
孙志刚者,鄂省黄冈一农家子弟也。毕业武汉,为乡亲之骄傲;就职羊城,乃单位之精英。公元二零零三年三月十七,以无所谓暂住证拘于广州黄村街派出所,旋送收容、救治二站非法关押。志刚君奋起抗争,遂惨遭暴打,三日后竟传噩耗,年二十七。后尸检,淤血周身,法医犹不忍观也。
志刚既死,孙父跪告天曰:“昔者贷款送儿求学,今者卖血讨吾儿公道”。遂泣血奔走,诉于公安,讼于检察,求于民政,哭于卫生,皆漠然不置。四月,血案曝光,国中愤怒,海外哗然。一时巷议街谈,咸悲不幸;妇人孺子,共斥元凶。贤达上书,质收容之恶;网民发帖,抨遣送之非。举世滔滔,苍天亦为之变色。五月,中央批示严查。六月开庭,孙父扶搀而入,拱手哭谢。案结,恶吏及其爪牙判刑十二,主犯正法。是月十八,国务院令废收容制。天下欢呼,闻者莫不喜极而泣。
呜呼!夫一国公民者,当受宪法之保护,享天赋之人权。而朗朗乾坤之下,竟以莫须有罪名非法“收容”,至不保五尺身躯,真古人所云苛政猛于虎也!志刚君素有大志,本前程不可限量,未料竟以生命之代价换我公民平等、国家进步,谁不谓舍生取义,重于泰山!幸我中央察之,三月之内,废旧制,颁新法,志刚君亦可瞑目于九泉矣!
前车可鉴,痛史莫忘。谨为此铭,以昭来者。
2004年
Lawspirit业务渐渐地好了起来,我开始考虑招募更多专职员工了。恰好在这个时候,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小郭给我来信,说她从2001年就开始访问Lawspirit, 很认可Lawspirit所做的事情,愿意加盟Lawspirit,我一听大喜,经过电话沟通和简单面试,基本定了下来。现在想起来,我是非常幸运的,第一位同事小郭非常优秀,也非常地努力,我和她经常工作到夜里一两点。在小郭的努力下,我们有了一些大客户,包括几个世界500强的客户,我们同这些大客户的合作中学到了很多。这一年,我们也找到很多很好的兼职法律英语人才! 创业选择方向和盈利模式很重要,相比第一次创业,我这一次选择了法律翻译这个很好的方向,法律翻译虽然做得很累,也赚不了大钱,但我们服务的却是世界500强的客户,这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如何控制质量,如何加强保密措施,如何组织团队在几天内完成几十万字的翻译量,特别通过翻译这些世界500强和外资所的法律文档,让我知道实践和理论的差距有多大,所有的这些,为今后我们从事法律职业培训积累很多经验。
2005年
人员多了后,成本增加了,压力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人最容易犯错误,最容易急功近利。我在这一年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即总是想赚快钱。于是,我让小郭负责Lawspirit业务,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Lawspirit以外的业务上-----和几个朋友弄了一个建筑方面的网站。那时觉得房地产比较火,在建筑方面淘金应该比较容易,但由于我自己在建筑方面没有任何经验,投入了很多,但收入几乎为零,到年底,我才如梦初醒,重新回到了Lawspirit的事业上来。这是我毕业以来犯下的最大错误——做事不专注。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Lawspirit业务下滑,手中的现金不够,差点都维持不下去了。好在那时候我办了几张银行信用卡,渡过了现金不足的难关:)我没有退路,又把主要精力放在Lawspirit上来,开展了网络法律英语培训和帮客户审查英文合同的业务,法律翻译业务也开始好转了,这当然离不开同事小郭的勤奋工作。我自己也很努力,经常翻译法律文件到深夜。在大钦的帮助下,Lawspirit招了两名国际留学生Chris 和 Sarah作为Lawspirit的外籍员工,其主要工作是校对翻译稿件和编写法律英语教材。Chris 和 Sarah在Lawspirit全职工作,平时就住我家里,这样使我的英语口语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美国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影响了Lawspirit所有员工。人的心情好了,生产力也提高很快,Lawspirit在2005年的盈利大大超出了我的想像。Lawspirit给员工加了工资,还解决了员工的住宿问题,我也还清了买房子借朋友的钱。我把这一切归结于美国人带来好运,所以,从2005年起,Lawspirit决定每年招聘外籍员工。在互联网的时代,世界是平的,我们希望Lawspirit的事业能够国际化,能够成为全球十大法学院之一。
2006年
手中有了一些现金后,Lawspirit准备招募更多的员工,扩大公司规模。这时候我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招聘人才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而是通过朋友的推荐,最要命的是我还招了几个亲戚。后来发现,这些人并不喜欢Lawspirit事业,只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愿意到Lawspirit来的,所以很不好管理。以前优秀的员工小郭因为不满意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而到外资所去了。小郭在Lawspirit工作了近两年,对Lawspirit贡献了很多力量,但由于我管理上的失误及人性上的自私,导致了她的离开。我自己对这件事做了很好的反思,看了很多管理方面的书,下狠心开除了自己的亲戚并请走了一些不合格的同事。小郭走了以后,Lawspirit业务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好在这个时候,热心网友刘涛也加盟了Lawspirit, 负责法律翻译,我们签了几个国家部委的翻译客户。值得庆贺的是:技术部也来了两个新同事:老王和小阎, 我自己就可以渐渐地从技术工作中脱身出来,开始在公司管理上积累经验了。
2006年,是Lawspirit比校平静的一年,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发和组建团队上。当然前几年的努力工作也有了一些回报,Lawspirit在业界已经小有品牌了,我自己则年龄越大,理想越小,在物质上解决温饱后,对Lawspirit的事业,心态也平和了很多。这期间有几个有钱的律师,说要给Lawspirit投资,我都婉言拒绝了,钱太少了会让人急功近利,钱太多又会让人太浮躁,还是按着自己计划一步一步地发展吧。我自己的体会是:人生就是投资和收益的人生。如果你有钱,就投入金钱;如果你没有金钱,而有经验和能力,就投入经验和能力;如果你既没有金钱,也没有经验和能力,但是你有热情、勤奋和努力,那就投入热情、勤奋和努力。如果你既没有金钱,也没有经验和能力,连热情、勤奋和努力也没有,那就别想这些了。
2007年
2007年, 发生了太多精彩的故事,最精彩的故事就是我女儿Sohpia出生了,我为她建立一个blog: http://www.babytree.com/user/showuser.php?uid=381401870。女儿出生后,好运也来了。这一年初,世界某法律信息巨头经热心网友的介绍,提出要收购Lawspirit, 双方经过了近三个月的谈判,虽然最后没有合作成功,但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开阔了视野,也认识了业内很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人物:) 特别是在6月份,我们又和另一法律信息巨头进行了洽谈,在这些谈判中,我渐渐地明晰了Lawspirit未来的发展方向:法律职业培训。这一年的3月,关注Lawspirit达三年之久的乔老师,在我的鼓动下,从北京法院辞掉法官职务出来加入了Lawspirit,安老师也从政府机关辞职出来加盟了Lawspirit,我们还招聘了三个刚毕业大学生:叶丹、艾飞、刘芳。我们又重新开始了法律英语的面授培训。我和乔老师日夜不停地努力,编写了几本法律英语教材,这一年底,学员王芳加盟Lawspirit,我经不过诱惑,成了一家涉外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2008年
2008年,Lawspirit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的客户,搬到了北京CBD的国际大厦16层,搬到了北京最贵的写字楼里,英国路伟律师事务所的裴律师,放弃了外资所的高薪职位,加盟了Lawspirit,何有添和张若然也成了Lawspirit的一员,从美国回来的中美注册律师史玉明也加盟Lawspirit, 还有美国本土的律师、法律英语教授Stephen G. Barnes也慕名而来,最让人有成就感的是,Lawspirit以前的学员,写了很多感谢信给我们,说他们通过Lawspirit学习,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或者在公司得到了提升。我们做了一些公益活动:赞助第一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组织了两期青年法律人实习计划,在业务上,我们开展企业法律内训服务,国家电网,腾讯,通用汽车,福特等知名企业指定万法通为法律培训服务提供商,我这一年精力有些分散,花了一些时间在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上,年底金融危机来临,法律翻译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得已进行了裁员,走的时候大家都哭了......
2009年
我毕业十年了,毕业的时候,老师告诉我,毕业前10年,尽可能地多尝试一些事情,不要怕,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先是做程序员(从文科转向理科,难度可想而知),然后做法律网站,法律猎头,法律翻译,法律英语培训,着不多都是国内第一个做的,我在这一年底时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推出了教授外国人中国法律的LL.M项目,九年前,刚来北京,我因没有钱出国读法律而沮丧时,就想,有一天一定要让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法律,经过十年的努力,我终于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成立了一所基于网络的国际法学院。为了更加专注于我这个梦想,这一年底,我从律师事务所辞了伙。
2010年
我来北京闯荡十年了,这十年,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商人,但通过一个lawspirit网站,为中国成千上万的法律工作者提供了无穷的信息、讲座和培训,旗下的lawspirit法律翻译社,为客户翻译了近亿万字的法律文件,大大加强了中外法律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北漂的这十年,我基本实现了语言驱动法律的梦想。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世间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接下来的十年,我开始实现人生的第二个梦想,我希望成为一个老师,通过技术的力量,让Lawspirit网络法学院成为全球十大法学院之一!牛津大学校长彭定康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两个伟人,一位是已经过世的邓小平,他带领中国进行平稳的经济体制改革,另一位将是在保持中国稳定的前提下完成中国政治改革的领导人,呵呵,我希望这个未来的领导人能够毕业于Lawspirit法学院!真诚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实现Lawspirit!
回忆大学
十年前我大学毕业,离开火炉城市武汉,前往花花世界的广州,在火车上,我一直在思考,将来会选择做什么?公务员,工程师,律师,老师?但我从没有想到:我在九年后会选择我最不愿意选择的职业——商人。虽然我很早就知道司马迁这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Lawspirit创业这几年来,我虽然一直告诫自己要诚信经营,但正所谓“无商不奸”,所以现在,我每天要向上帝忏悔,忏悔我曾经犯过的错误和那些并不道德的勾当:)康德有言:“惟有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让我们心生敬畏。”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像康德那样,在一个小镇上,一辈子做一个学者,不用天天精于算计,也不用事事以盈利为目的-----.
那么为什么,我当初不愿意成为一个商人呢?我生于湘西北一个"野径绕山松叶暗,柴门临水稻花香"的小山村,父母是老实勤劳的农民,从小就鼓励我好好读书,将来当“大官”,到大城市去,成为吃国家粮的“国家人”。我们山里人那时把不用交农业税的人称为“国家人”,我十八岁之前,读书非常地努力,也非常地功利,为的是摆脱农民的身份,希望有一天能当“大官”,所以,进入大学后,我热衷于政治,经常看一些政治人物传记,参加一些无聊的政治会议,组织一些形式主义的活动,并当上了学生会主席。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那时甚至梦想自己有一天,像我的老乡毛泽东那样有机会“敢教日月换新天”。
就在我荒于学业,沉浸于学校政治之中时,同学推荐我看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在我的学生时代,几乎人手一本。特别是像我这样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读起来,有着强烈的共鸣。它让我明白:我的老乡毛泽东发动的所谓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基层老百姓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但是,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在那个时代,乐观自信、与命运和身份相抗争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并告诉我:所谓的伟人可能只会带来灾难、腐败和独裁,而平凡的人,比如我自己的父母,则会默默地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世界奉献着!
直到今天,我已经不再沉迷于当英雄、做伟人的梦想之中,所谓年龄越大,理想越小,毕业十年后,我更愿意选择平凡的生活,做一个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女儿的好父亲,国家的好公民,公司的好员工,朋友和同事的好伙伴.........
我真正的大学生活是从我辞去学生会主席开始的,那时候我看到台湾作家柏杨的一句话,他说大学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好好地读书,好好地恋爱。于是我也把重心移到了读书和恋爱上来------我和一个云南来的女孩相爱了!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网络,谈恋爱的主要形式就是逛公园。我几乎每周都用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载着我的恋人去长江边上,边散步,边说笑,在滔滔的江水边和游轮的汽笛声中,我第一次牵了女孩子的手,拥抱并亲吻她。恋爱的感觉?可惜我不是文学家,无法用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我只能说,恋爱会使一个男人成熟起来并负有责任感。
谈恋爱后,觉得应该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准备点什么了,于是开始发奋读书,读书还是很功利的,主要是读英语和计算机方面的书。事后也证明,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在Lawspirit创业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那时也读了一些闲书,比如顾准的。因为读书,便开始逃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课程,最主要是开始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当时思考最多问题的就是:中国会什么会发生文化大革命?中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别为什么这么大?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取消户口制度,什么时候有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思考越多,痛苦越深。有时候我很怀念我的童年,无忧无虑的,主要的工作是到山上放牛和砍柴,常常会站在家后的山顶上,一边看着山外无限的风光,一边看着山上的树一天一天地被山外来的人砍光,那时候我就只想一个问题:山外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直到现在,我觉得自己仍无法融入城市,也不能回到农村,不知心要漂向何处,唯一能聊以自慰就是回忆一下快乐的童年和享受Lawspirit现在所从事的事业。
在大学,我思考问题而找不到答案时,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他也不知道答案,但建议我不能只读中国人写的书,还应该读一读西方人写的书,特别是农村来孩子,应试读一读梅因的《古代法》,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概括为:“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相对来说,中国还是一个静止的社会,还是一个身份的社会,阻碍中国向契约化社会进化的是户口制度。自从我考上大学,我的身份就由农民变成干部,我再也不用按人头缴纳农业税了,看病也可以报销了,老了也可以领退休金了------直到今天,我认为并不比我的父母聪明多少,也不会比我的父母更勤奋地工作,但我从这个国家得到的却比身份仍是农民的父母多得多。只要不取消户口制度,中国本质上还是一个身份社会。身份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机会不均等。
我在大学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问题,父母在农村收入不高,加上那几年身体不是太好,还有一个弟弟在高中。所以读大学费用全要靠自己来挣,好在那时教育还没有产业化,学费不多。为了赚钱,我刚开始做家教,报童,导购,清洁工,后来就到武汉汉正街倒卖明信片、台历,香皂、衣服等水货商品,还贩卖过盗版书,干过传销。那时候学校不允许学生经商,只能偷偷摸摸地做。现在想起来,我那时虽然不愿意做商人,但那些经历确实培养了一点点商业头脑:)
结束语
这十年来,我真的是把Lawspirit当做儿子一样,为他不停地付出汗水与努力。只要手中有一点钱,就投入在Lawspirit的事业上。为了Lawspirit,没有舍得买洋房和轿车,这十年来在北京一直像傻子一样拼命地工作着,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生怕Lawspirit有点闪失---在法律这个行业,创业实在是太难了! 资金和人才的风险随时存在,真的是有点“如履薄冰”,但看着Lawspirit一天一天地长大,在这个过程中所享受到的快乐、痛苦和孤独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和说清的。
在这个过程中,支撑我一直做下去的就是我的Lawspirit梦想!我直到今天都要感谢我的大学生活,它让我读到《论法的精神》这本巨著,它让我找到了爱人,并在毕业后很快就找到事业发展的方向,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我要感谢的人还很多,我的父母,爱人,女儿,Lawspirit的团队成员….正是因为怀着这颗感恩的心,我会更加专注于Lawspirit事业并打算一辈子来坚守他。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
我虽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但和我的父母相比,我感觉是极其幸运的。我生活在一个好时代,一个有互联网的时代,一个努力就会成功的时代,一个有法律的时代。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农村,还有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人上不起学,还有很多人没有上互联网。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到处可见严厉的约束(户口制度)、无情的唯物主义和精神贫乏。我虽然是一介书生,一个商人,但我也会热爱这个古老的国家,并会像诗人艾青那样呐喊:为什么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
总体来说,这些年一直过着还算自由的生活,从农村到城市,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苦过、累过、痛并快乐过,但从未后悔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建一个网上法学院(Lawschool 2.0),传播法律知识,实现法律精神(lawspirit),是我不变的理想与梦想!
还是那句话:惟有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让我们心生敬畏。
在这个唯物主义和精神贫乏的时代,我不得不时时问自己:我的Lawspirit梦想和激情是否依在?
(谢谢您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来看我的故事,如果您有意交流,请来信:lawdoor@lawspir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