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肺炎疫情对各类企业的正常运营都带来很大影响,疫情的发生可能导致企业不能按期签订合同,履行迟延甚至履行不能的法律风险,比如买家迟迟收不到货,商铺承租方无法开业经营等问题。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支持相关企业发展,恒都律师事务所牟法远律师从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等方面,分析疫情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建议,助力企业打赢疫情风险防控阻击战。
1.若合同各方受疫情影响无法当面签订合同,如何处理?
2.若疫情导致合同已无签订必要,如何处理?
1.能否以疫情影响为由延迟履行合同义务?
2.疫情影响合同履行后如何应对?
1. 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如何依法行使解除权?
2. 一方因疫情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时,如何跟对方协商解除?
2020年春节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相关防控工作已然对社会各界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秩序造成较大影响。各行各业的经营者均需在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调整下迅速决策和安排,以尽量减小损失、尽快恢复生产。恒都律师事务所吴茵律师就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在劳动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法律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以期协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秩序,维护劳动关系稳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一)针对春节假期延长期间
(二)针对地方政府要求的延期复工期间
(一)确诊、疑似、密切接触者或处于隔离期的职工
(二) 各地对于特殊职工支付报酬的不同规定
(三) 未返岗职工可协商带薪休年假
(四) 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的调控措施
(五) 停工停产企业对员工的薪资支付标准
(一) 国家有关部门对工伤的认定标准
(二) 工伤保险待遇
近日某新闻报道,2月1日下午,江苏省南通市某镇政府工作人员在对一家纺织厂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厂内有员工提前复工正在车间赶制货物,后工作人员将该线索移交派出所。最终公安机关认定该企业负责人因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延迟企业复工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对该企业负责人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结合热点案例,课程中对因传染病暴发、流行导致企业所在地政府作出停工和停业等疫情防控通知下,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与执行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提出可行性指导建议。
企业以及主要负责人要遵守企业所在地政府作出停工和停业的通知,否则可能涉及行政处罚
有特殊原因需提前复工的,企业可按照所在地通知要求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复工
建议企业应按照所在地政府通知要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企业因停工停业造成经营困难的,符合条件可申请政策扶持
现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疫情期间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了加深企业对新出台的疫情期间防控法律的认识,并防范来自相关刑事法律风险,恒都律师事务所王帅男律师特准备“疫情期间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课程,不仅是企业,对于企业员工个人等都可以学习,以及预防刑事法律风险。王律师将解析相关法律规定的界限和分享一些司法实践案例,以帮企业及员工快速了解新出台的各项法律规定。
(一) 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
(二) 疫情防控下的违法行为
1.违反行政法及相关规定
2.涉嫌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