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2020年2月28日发布《关于便利申请办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相关事宜的通知》并随附证券类及非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材料清单(以下统称“《登记清单》”),私募基金管理人(以下亦称“管理人”)登记事项变得愈发公开、透明。但仔细分析《登记清单》可知,协会仅仅将登记流程公开化、透明化,并未实质降低管理人的准入门槛,欲获取管理人资质,仍需在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高管等多方面符合协会要求。
事实上,欲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质,除了向协会新申请,还可以股权收购的方式控制一家已登记管理人。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张金金律师通过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收购的发生缘由及整体工作流程、尽调阶段的核查要点等方面进行解析,帮助私募基金管理人全面了解关于收购的合规要点及注意事项。
1. 便利把握投资机会、快速发行私募基金
2. 节约人力成本、实现“金蝉脱壳”
3.“通道”业务逐渐丧失吸引力
1. 收购一家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整体工作流程
2. 申报期限
1. 工商及网络舆情核查
2. 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
3. 股权架构
4. 关联方
5. 在管产品
6. 标的公司的内控治理